潍坊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SCHOOL OF MARXISM WEIF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社会工作专业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8-22
浏览次数:

潍坊科技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于2016年正式招生,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依托学校深厚的学术底蕴与丰富的教育资源,凭借雄厚的办学实力、卓越的专业建设水平和出色的人才培养质量,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学校发展目标和人才服务定位,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扎实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理论、熟练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能够面向区域内社会工作专业机构以及政府、企事业单位、工会、妇联等社会组织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管理、研究等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涵盖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政策与法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等。这些课程构建了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体系框架,使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此外,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开设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和实践导向的课程,如《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拓宽学生的行业知识和学术视野。

三、专业特色及发展前景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分支,具有基础性强、涉及面广、实践应用性突出等特点。它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旨在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毕业生就业方向多元且前景广阔,可在政府民政、司法、卫生等部门从事社会政策制定、社会福利管理、社区矫正等工作;在各类社会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公益慈善组织等社会组织中担任社会工作者,为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在社区从事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治理等工作;在企业中开展员工关怀、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等工作;还可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研究、培训等相关工作。随着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本专业毕业生将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职业空间。

四、条件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从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实践教学资源、图书资料等硬件条件,以及教学管理、学生服务、质量监控等软件指标全方位进行投入和打造。

目前,专业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全部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60%。同时外聘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全国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社区书记、山东省齐鲁和谐使者、高级社会工作师张新民、马丽丽、张光辉、陈丹等担任专业兼职教师。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实践和研究,能够将最新的行业动态和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学院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承担了10余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专业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

专业现拥有14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实践教学基地,与多家知名社会工作机构、社区、政府部门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拥有大量与社会工作相关的专业书籍、期刊、数据库等资料,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在山东省高校社会工作案例大赛中先后荣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8个,在今年的中社杯社会服务技能大赛中,获得国赛三等奖。在职业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中也屡获佳绩。

我们秉承“助人自助,服务社会”的专业理念,将学生引入社会工作的专业殿堂,助力其成为具有专业素养、人文情怀和社会担当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这里更加注重立德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社会工作专业精神,在专业上深耕,在服务上践行,在初心上坚守,在使命上奋进,努力将学生培育成为新时代的“社会建设者”和“民生守护者”。


版权所有:潍坊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山东省寿光市金光街1299号技术支持:山东潍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