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SCHOOL OF MARXISM WEIF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陈静 高婷婷|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6-19
浏览次数:

(本文转载自 思政热点 公众号)

2023年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成果大致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内涵和现状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具体实践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创新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2023年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成果大致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内涵和现状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具体实践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创新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深刻把握2023年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新的特点、总结其中的不足及其原因,同时对其改进深化,对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深入具有深远影响。

2023年是聚焦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年,高质量发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目标导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质量评价,既是检验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更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水平的应有之义。在以往年度的研究基础上,2023年度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相关领域的研究依然保持热度不减。通过梳理本年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分析研究的特点与不足,展望未来研究趋势,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内在规律,助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持续性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的成果述要

2023年度学界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学界相关文献的查阅和梳理,2023年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成果大致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内涵和现状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具体实践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创新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内涵与现状的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不断铺陈,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在数智化和“大思政”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研究逐渐涌现。2023年度学界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内涵与现状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1.数智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内涵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理论又是方法,数字化转型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带来新的契机,有学者从方法论角度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对其进行理性审思,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从功能上经历了由工具性导向到目的性导向的发展过程,从方法上经历了由单一评价到数字赋能的发展过程。[1]有学者指出大数据时代下数据驱动的思维方式、数据互动的交互方式、数据支撑的技术方式等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带来新的机遇,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方法逐步向技术型、精准型、动态型发展。同时,大数据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方法的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效果测算,充分体现了大数据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科学性、精准性、动态性的原则。[2]有学者基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评价的本质内涵,即人们对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的介入程度、实施效度、呈现状况、价值效用等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评估。[3]有学者提出,数字时代下催生出的智能技术不断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内容客观化、评价模型科学化和评价反馈专业化,但亦有其内在限度。[4]

2.“大思政”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内涵研究

“大思政”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关注课程思政质量评价和“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质量评价问题。有学者基于有效教学理论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内涵是指学校或第三方对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狭义内涵则是指如何评价某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研究指出,应基于有效教学理论,把握核心要素,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结果等,以此确定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同时运行质量评价体系。[5]也有学者仍然从教育数字化出发,提出教育数字化是驱动教育现代化和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指出要从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形式、教育评价等方面推进“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6]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有三个重要测度指标,即知识传授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以及思想价值的引导性。科学进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教师的成就感。[7]

3.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现状问题的研究

聚焦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与问题,有助于为评价的持续改进提供问题导向式解决思路。有学者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还存在大量非标准化、主观评定式的评价方法,需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推荐、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从经验主义到数据主义、从传统粗略化到技术精准化的转变。[8]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并存在静态、孤立评价的情况,弱化了评价的系统性;相对单一的结果导向忽略了教育过程性评价,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当考量的多元化价值;评价技术、手段的单一性削弱了评价的客观性。[9]还有学者运用系统思维,从理论契合、实践遵循、现实诉求、政策驱动等多个层面来分析系统思维对构建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意义。研究指出,当前很多高校对思政课评价的特殊性、复杂性、规律性认识不够,存在评价缺乏体系、评价主体弱化、评价目标偏离等问题。[10]有学者聚焦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难的形成机理和关系辨析,提出从评价共识、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范围、评价效益五个方面来破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难。[11]

(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具体实践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同时也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从而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创新发展。2023年度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具体实践的研究集中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实施路径、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是确保评价活动开展的核心关键。相比较于上一年度,本年度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指标体系的研究更加丰富,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有学者聚焦高校思政课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立足于科学性、实用性、全面性、个体性、独立性、可比性、封闭性与开放性等原则,从方向、方法、内容、过程、效果五个维度出发,搭建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具体包括课程目标、课程活动、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反馈、课程效果评价。通过对评价体系动态调整与综合监控提升课程质量与实现课程功能。[12]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遵循宏观上深入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中观上正确处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内部张力、微观上大力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细则三重逻辑,进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可以更好地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13]有学者通过梳理和分析已有高校课程思政质量评价相关研究,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下确定评价指标、计算指标权重、建立评分体系,设立5个一级权重指标、15个二级权重指标。[14]

2.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实施路径的研究

有学者聚焦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的具体实施问题,提出应依托于当前数字化建设推进教学质量评价的数字化发展,一是要贯穿跨界融合的数字化思维,形成数字化评价空间共识;二是优化数字技术与评价深度融合的关系网络,建设教学质量评价共同体;三是构建评价数据生态化治理模式,实现评价精准供给。[15] 也有学者聚焦于具体某一课程的课程思政评价的实施路径,针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进行质量评价,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质量评价的具体实施路径,即强化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意识、构建高校实施体育课程思政的组织体系、提高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科学设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明确评价标准精准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发挥质量评价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中的指挥棒作用。[16]还有学者聚焦“大思政课”指出,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大思政课”教学评价数字化、指标化、显性化,同时动态记录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情况,使得“大思政课”教学评价更加客观、科学、精准。[17]

3.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建构是实践层面落实评价活动的重要依托。基于系统的评价体系构建思路,有学者指出,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是应对新时期社会转型的必然举措、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应然之策、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势所必然。教师与教育管理者应明确评价原则、细化评价指标,提升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以此构建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18] 有学者指出智慧教学新技术的机智性、便捷性、高效性等特点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线上教学质量评价应发挥实时化反馈、开放化模式与数据化呈现的优势,提升实时评价的有效性。[19]有学者聚焦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构建,提出构建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需要在明晰其内涵特征和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合适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奠定评价体系的框架性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现阶段评价体系特征,使其在理论创新与实践需求上不断丰富和完善。[20]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规划了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在这一宏观目标导向下,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工作在国家整体教育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不断明晰坐标方位、深化改革创新动力,取得了较大进展。随之而来的是近年来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炙手可热。为深挖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根基和回应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现实诉求,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2023年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相关研究继续研循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质量评价理论双轨齐下的发展脉络,学术成果数量稳中有升,学科研究范式开拓创新,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有所提升。研究主要聚焦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理论内涵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具体实践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创新的研究等几个方面。相关研究在进行经典理论问题领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前沿性研究。深刻把握2023年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新的特点、总结其中的不足及其原因,同时对其改进深化,对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深入具有深远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命题,同时也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任务,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管理与决策,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年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相关研究成果质量整体得到了较大提升,由此证明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命题进行了更加深入而前沿的聚焦性探索。纵观2023年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成果,其特点主要集中在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主题、研究视野等几个方面。

1.研究对象更加具象深入

本年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对象更加精准聚焦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关切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诉求。本年度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更加聚焦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意蕴和价值。对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开展的强大动力达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同时,本年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论域较之于以往年度更加清晰可见。以往年度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更多是理论价值和目标原则层面的宏观探讨较为丰富,而本年度则是将这些宏观问题研究得更加具象化和深入化。如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创新的研究就具体到了评价方法的改革创新,并且聚焦于诸如增值评价这样的具体方法的深入探讨。这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实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质量评价的研究也是极具前沿性和具象性的研究领域,对于当下推进大中小思政教育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有极强指导意义。对思政课质量评价研究的理论关照与实践印证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进一步聚焦,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聚焦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综合性教学效果评价、评价体系构建、评价测度指标与数字化背景下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的转型等具象领域。

2.研究思路进一步突显学理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本年度相关研究更多运用到了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框架进行构思和论证,进一步突显了研究的学理性。如运用系统论、有效教学理论、数字化思维等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诉求剖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困境和实践路径等,这既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高质量发展厘清了学理逻辑,又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指明了实践方向,体现了研究思路的学理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同时学界还在研究思路中引入了交叉学科思维元素,立足交叉学科研究视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视角和范式的创新。如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中,综合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方法,在厘清理论基础上充分剖析现状问题从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水平。总之,本年度相关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思路出发,延续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相关命题的持续探索与关注,为丰富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命题提供了丰厚滋养。

3.研究内容更具前沿性和创新性

本年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整体上呈现出更趋前沿的显著特征。无论是对课程思政质量评价的研究,还是针对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质量评价,抑或交叉学科视角下的探索研究等都体现出了明显的前沿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活动使得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完整闭环。近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课程思政建设和大中小一体化建设的有益探索本身就是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客观要求。学界本年度对于相关领域的质量评价研究更是将研究焦点聚焦于更为前沿的评价论域,这不仅有力回应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时代诉求,也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真实关照。如学者从有效教学理论视角下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与明确课程思政具体指标,到诸如体育课程内部的课程思政质量评价的具体实践都体现了重要的实践创新价值,有力助推了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深化。

4.研究主题更加富有时代性

伴随着数智化时代下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普及,本年度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中涌现出了大量体现这一时代诉求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中有关于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价值意蕴和全新内涵的理论探究,也有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实践层面的应用探究。对于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更是立足当下智慧教学建设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相关研究极大丰富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内涵。正如《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所强调,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实际上无论是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还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对于信息化和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术都有理论探究和实践应用的广阔空间。

5.研究视野进一步开阔

在以往年度的基础上本年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视野进一步开阔。首先,相关研究的政策视野和格局立意高远。本年度相关研究积极回应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所提出的要求,改革的方向要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改革方法上要注重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相结合。本年度对于这一政策要求的具体落实给予了充分关注。如对思想政治教育增值评价进行了积极探讨,既从理念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进行了深入探究,又从具体实践层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进行了技术赋能层面的创新研究。其次,相关研究的学科视野和格局开阔。本年度学界还跳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交叉学科视角展开相关研究,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交叉学科评价面临的现实问题,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创新形式,这是打破现有传统评价范式的全新尝试,充分展现了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的广阔视野与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 冯刚、邢斐:《新时代数字思政的哲学反思》,《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年第19期。

[2] 刘嘉圣、刘晞平:《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年第7期。

[3] 赵丽涛、于露远:《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评价及其优化路向》,《思想理论教育》2023年第5期。

[4] 陈科、谢佳琼:《智能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优势、限度与进路》,《思想理论教育》2023年第12期。

[5] 李艳:《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高校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23年第7期。

[6] 刘星焕、何玉芳:《以数字化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机理、现实梗阻及实践路径》,《理论导刊》2023年第10期。

[7] 王淑芹、李凌莉:《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年第17期。

[8] 敖永春、王鹤天:《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评价的特征》,《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年第15期。

[9] 刘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着力点》,《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年第16期。

[10] 张盼:《系统思维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评价体系构建》,《教育与考试》2023年第4期。

[11] 褚金星:《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难的机理分析与破解之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5期。

[12] 徐彦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探究》,《江苏高教》2023年第10期。

[13] 赵志业、赵延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三维探究》,《中国大学教学》2023年第4期。

[14] 程晓丹、齐鹏:《高校课程思政质量评价的现状思考与体系重构》,《江苏高教》2023年第7期。

[15] 陈静:《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的数字化建设》,《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年第6期。

[16] 高泳、牟铁成:《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年第6期。

[17] 刘星焕、何玉芳:《以数字化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机理、现实梗阻及实践路径》,《理论导刊》2023年第10期。

[18] 赵艳:《论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年第20期。

[19] 刘娜、刘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线上教学质量提升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23年第3期。

[20] 武传鹏:《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构建探赜》,《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


版权所有:潍坊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山东省寿光市金光街1299号技术支持:山东潍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